辦公OA | 郵箱 | 聯(lián)系我們
傳承“留余”精神,筑牢廉潔根基——康百萬莊園家風家訓學習心得體會
前些日子隨公司黨組織赴鞏義市康百萬莊園開展廉政教育活動,這座被譽為“豫商精神家園”的古老建筑群,不僅是河南省家風家教示范基地,更被列為鄭州市廉政教育基地。在這依山傍水、氣勢恢宏的莊園中,我深刻體會到康氏家族綿延十三代、興盛四百余年的精神密碼——“留余忌盡,德澤長流”的治家智慧。
康氏家族將北宋理學家“做事留有余地,不窮盡一切利益”的哲學凝練為傳世家訓。莊園正廳高懸的中華名匾《留余》,以“留有余,不盡之福以還造化;留有余,不盡之祿以還朝廷”的銘文警示子孫。這種思想在莊園建筑中亦有生動體現(xiàn):一方中秋賞月石桌,桌面下嵌鏡面,映射底座銘刻的“頑然一塊石,誰道有精神,豈知經(jīng)鏤刻,還能見天真”的詩句,隱喻自我審視與品德打磨的深意。在當代廉政建設中,“留余”更啟示我們:當克制私欲,為公共利益“留余”,不為私利“占盡”,方能行穩(wěn)致遠。
康百萬莊園的教育智慧更是滲透于日常生活場景:康氏提倡“三上成文”——利用“馬上、枕上、廁上”的零碎時間勤學精進;楹聯(lián)匾額遍布宅院,如“志欲光前惟是讀書教子,心存裕后莫如勤儉持家”,將崇德、孝悌、勤儉等理念融入建筑肌理;
學習歸來已有一些時日,但是康氏家訓的啟示愈發(fā)清晰:正德修身、家風涵養(yǎng)、擔當力行,在崗位上踐行初心使命。石桌鏡影照初心,留余匾下思廉行。康百萬莊園四百年的滄桑,昭示著一條永恒真理:家是最小國,國是千萬家。我們當以“留余”文化為鏡,正己身、傳家風、明大德,成為新時代黨風家風的精神清泉。
上一頁:
下一頁: